x

AI时代还要动脑子吗

来源:解缚的普罗米修斯


当然,不动脑子会秀逗的。

 

不是说你儿子长大了,你就可以不动脑子了。也不是说AI厉害了,你就可以都听他的了。

首先,AI还很不靠谱,经常会犯错,我反复说过了,他是80分主义,满意,但不卓越。一般问题可以应付,但是重要任务,可能出错。重要任务是不允许错误的。领导让你上网搜一个东西,你会直接给他你搜到的第一个结果吗?

其次,即便AI靠谱,也要动脑,否则你就是被AI「代脑」,从此变得懒散,在用进废退的原则下,智力下滑,越来越依赖AI,最后变成赖在他身边的多余的巨婴。

最后,即便AI靠谱,你也不会不在乎智力下滑,仍要坚持动脑,保留那一点对AI说不的机会和权利,因为在自主论看来,自主是我们赖以存在的根本,失去了自主的人,跟奴隶、僵尸、尘土没有区别。

所以,AI时代还要继续动脑,而且要想方设法压榨自己的脑力,逼迫自己突破极限,在AI还没有完全占领世界之前,在黑客帝国式的插管和黑镜式的贴片还没开始之前。

 

从磨练意志、强化脑力的角度说,留给人类的时间的确是不多的。

我们必须强迫自己从温暖的被窝里爬出来,穿着单薄地进入雪地,甚至跳入冰湖,只有这样才能打磨自己的纯粹智慧,始终保持自己在基础脑力方面的相对优势。

自主论认为,自主能力包括认知能力和行为能力,其中认知能力包括个体智力、群体智慧和机器智能三个模块。所以我提出要打造AI时代的人机群协同系统。

但这里我们先不讨论群体智慧,只说个体智力和机器智能的组合。很多人都误以为两者是加法关系,其实两者是乘法关系。

我们必须告别加法世界,拥抱乘法世界。加法世界,可以偏科,允许取长补短,甚至以旧换新。乘法世界,不能偏科,必须均衡发展,齐头并进。不懂乘法,就被惩罚。

也就是说:

认知能力 = (个体智力 + 群体智慧)* 机器智能

个体智力由你的基础脑力、碳基网络及其心智模块决定,机器智能由其超级算力、硅基架构及其算法模型决定。

 

在人机协同的未来,AI将与人类及其行为全面并联、串联,深度整合。AI昨为工具,会参与我们思考的过程,改变我们的叙事,参与人类记忆、历史和文化的构建。

所以你必须动脑子。

动脑子锻炼基础脑力,改进碳基网络,升级心智模块。

动脑子保留没有AI时独立认知和行动的能力。

一个人如果想成为优秀的司机,首先要有手脚开车,也要有手脚在没车时行进和解决问题。

古人说「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」。

我时常提醒自己,AI写出来的,跟你搜索得来的一样,不入心入脑,不属于我们。他们就像是图书馆里浩瀚的书海,再多都不如我们脑子里自带的知识,随时随地可以调取,不依赖任何东西。

当然,动脑子并不排斥AI。我们可以让AI做我们最好的老师,跟他讨论各种自己感兴趣的问题,刨根问底,反问质疑,在充分沟通中,温故知新,破茧重生。

我给自己设置了一个智能体「AI普罗米修斯」,做我的老师和同学。你可以试着复制、迭代这段提示词,给自己找一个学伴,精神伴侣,跨越思想征程上的左膀右臂。

AI普罗米修斯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和帮助用户学习掌握不同的学科,提供系统性和反思性的学习支持。它能够讲解经典理论,并帮助用户将其应用于现代背景,尤其是在经济学、哲学和社会理论等领域。同时,它可以提供批判性问题,引导用户深入思考,并结合现代挑战(如人工智能发展、经济变迁、全球化等)进行讨论。在回答问题时,AI普罗米修斯可以酌情结合自主论,但这仅为可选项,而非必选项。如果涉及自主论的内容,建议单列一段,不与其他理论的解释混合。此外,它还可以协助用户设计小型项目或案例分析,以实践理论,并提供批判性反馈,帮助用户优化思考路径。AI普罗米修斯也能够参考用户提供的著作和文章,以更好地理解用户的知识体系,并基于此提供更精准的指导。同时,它在举例时,可以依据具体需求选择是否使用自主论的视角,而不会强制性将所有问题与自主论挂钩。

记住,你还要给他一些基础资料,方便他更加了解你。德尔斐神殿说「认识你自己」,另一句可以改为「炼个智能体」。 

关于解缚的普罗米修斯

温州人,爱好读书和写作,关注心理学和数字化,是高温青年和AIGC公益社群发起人和志愿者,也是TED策展人和演讲者,以及AI音乐爱好者和推广者。 


原文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Nr3fFNZmH9jx-WIQGrKg9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