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夕,从事心理咨询与家庭教育,已在业13年。
她是当地市家庭教育优秀团体、优秀个人、计生协精神关怀专家、区家庭教育讲师。
除了关注家庭教育外,她还参与失独老人的上门咨询,关注孤难儿童的心理问题,是一位关注弱势群体的爱心人士~
对话实录:
Q
1.林夕老师您好,感谢神奇的命运,让我们两个陌生人在素未谋面的情况下,得以开展这样一次面对面的聊天。请问是什么样的力量促使你选择了HC呢?
林夕: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,我无意中在平台上看到了技公招募,便点了进去。无国界技公的口号很吸引我,于是我带着好奇心来到了这里。
Q
2. 能不能简单介绍一下你的技能呢?
林夕:我主要从事心理咨询与家庭教育两个方面。心理咨询和家庭教育这两者相辅相成,心理咨询探寻来访者的内心世界,过程中常常回溯到家庭,从而引到了家庭教育这一块。但两者也有所区别,心理咨询重点在激发来访者的内心力量,家庭教育还会根据孩子与家长双方情况制定具体的目标。
Q
3. 您从事心理咨询与家庭教育指导的契机是什么?
林夕:我是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走向心理学这条路的。当然,这也与我是一名女性有关系。研究表明,90%的女性相比具体事务更关注心理发展这方面,所以我关注心理学也是一种天然的倾向。
那么随着学习的深入,我逐渐发现了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性。社会不断在发展,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了。2010年以后,国内约有1/5的高中生得了抑郁症。可以说,孩子们虽然得到了生活质量的提升,却没有了过去学生时代那样的自由与快乐。一个孩子往往承载着一个家族的期望,在这种情况下孩子承担的心理压力是很大的。而孩子的问题又与他的成长环境密切相关,我又因此关注到了家庭教育这一方面。
Q
4. 您觉得您在心理咨询和家庭教育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?以什么样的形式开展?
林夕:我是从心理问题出发,去观察孩子的成长环境,从而对受访者进行疏导。就如前面所说,在心理咨询中,我不是一个建议的提供者,而是一个帮助对方寻找到自己内心力量的引导者。在家庭教育指导中,我除了提供一定的心理支持,还会为你提供一些现实层面的建议。
线上线下都有,但形式是不固定的。例如,你带着一个厌学的孩子来我这里寻求帮助。那么我会从孩子的成长环境这一块寻找问题。我可能会分别给孩子、家长做咨询,也可能会让两者共同参与咨询。具体形式还需要根据不同的家庭情况做调整,并没有固定的一套方法。
Q
5. 心理咨询在国内的发展怎样?您有怎样的展望?
林夕:国内的心理咨询发展起步较晚。我国目前已经取得了一些相关的进步,但还缺乏足够的理论探索和专业技能支持。该怎样深入发展心理咨询?该怎样对心理咨询师的能力进行考察?许多问题我们仍旧需要摸索。国家在2017年取消心理咨询证书也是考虑到了这部分的因素。
Q
6. 对于需要心理咨询的孩子与家长,您能给他们什么建议?比如怎样挑选一个好的咨询师?
林夕:关于如何筛选心理咨询师这个问题,并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。在2017年国家取消心理咨询证书后,国内已经没有这方面的权威证书了。我认为,大家可以看看这个咨询师是否持有社会工作者证书,专业训练时长如何。社会工作者证书由国家颁布,社会认可度较高,具有一定参考性。专业训练时长是展现了咨询师的从业经验,也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他的个人能力。
此外,咨询师的抱持能力也很重要。这个抱持能力可以解释为理解与接纳的能力。比如,咨询师能否承接住寻访者的负面情绪、负面话语等。有时候,受访者在同心理咨询师的交流过程中是可以感觉出来的。
Q
7. 普通人如果想学习一些心理学知识,可以如何入门呢?
林夕:具备一些心理学知识对于普通人是有一定好处的。你一开始可以看一些心理学类的杂书、从简单、有趣、易懂的书籍入手。然后可以随着自己的情况逐渐深入。专业书籍的内容繁杂艰涩,或许可以待到后期慢慢深入。
Q
8. 在HUcares平台,你能够开展怎样的活动?
林夕:那很简单,我可以为大家提供的就是心理咨询和家庭教育指导。我们能够以线上的形式进行面对面聊天。我们一起探寻心理世界,为你寻找到内心的力量。当然具体形式还有待我们双方进一步探讨~
文字:Suey
排版:邱伊涵
审核:刘昌译
如需联系林老师
或有要事相商
欢迎问询HC小助手
原文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9wq5FDxBd0-Xa1R7Dp2tiA